关注我们:

当前位置: 平台首页 > 培训公开课
培训公开课
李善友:思考本身,比思考内容重要得多
发布时间:2018-07-23 15:18:49 来源: 作者:  浏览次数:6181 次

 李善友 混沌大学 


为什么要学习思维模型?
什么才是学习思维模型的最佳方式?
学习思维模型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开哪些误区?
今天的内容来自混沌大学创办人李善友教授,在混沌大学2018上半年答辩季上的总结分享。
这是一篇“思维模型学习的模型”,强烈建议收藏。

1.webp.jpg

分享人丨李善友,混沌大学创办人

7月9日,杭州

张一鸣跟我说,他在面试学生时总会问一个问题,“你大学毕业之后自己学过什么东西?”

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问?

他说:“其实现在的学生毕业后已经不怎么学习了。甚至很多人进大学之后,就已经不怎么学习了。能够自己学习,学习很多新的、很难的东西,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。”

混沌大学的骄傲,在于汇聚到这么多爱学习、能够自我激励的人,这件事情本身,代表着我们的国家、我们的社会,未来会特别特别有希望。

所以我想代表混沌大学,深深地感谢各位把你们的学习时间交给混沌大学,谢谢大家。

1

思维比知识更重要

我曾经在经济学家熊彼特的传记中看到这么一段故事:

熊彼特从来不会根据学生与他观点之间的相合程度来给学生打分,他说,只要学生经过了思考就好,思考什么内容并不重要。

这是非常罕见的老师的品质,不是灌输知识,而是告诉你“思考本身,比思考什么东西重要得多”。也就是说,思维比知识重要得多。

熊彼特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教育家,也是混沌大学的指明灯。所以,混沌大学其实是一所以训练思维能力为立足之本的学校,大家答辩中的内容是什么,我没有那样关切,但我关切你能否通过答辩开始去思考。

我坚信这件事情可能会为你开启一扇窄窄的思考之门。而一旦你开始走入这扇门,将会对你的人生、事业、家庭产生重大影响。

2.webp.jpg

图片来源:699pic.com

2

我的三个担忧

各位今天能够聚集在这里答辩,已经是在混沌大学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时间,但我仍然有三句话想要提醒各位:

不要矫情、不要做妄人、不要以为真理是确定无疑的。

不要矫情

混沌大学希望大家找到属于自己的第一性原理,但在寻找之前,你一定要知道第一性原理是什么。

第一性原理,是你判断、决策、行动的元起点、元根据。不要想太多术语,因为概念很容易产生混淆,术语多了就会让人糊涂。

大家需要思考的是,我的人生中,有没有一个东西是我的根基,我是基于这样的根基来思考、决策和行动的。这样的东西,你可以一开始就把它当作你的第一性原理。

而第一性原理,是符合简一律的。如果你的第一性原理,你自己都搞不清楚,一句话里还带有很多逻辑结构,这就很难成为你的第一性原理。

同时,以第一性原理作为人生指导的人,必须会使用演绎法。这样,第一性原理才可以帮你推出下一步。

如果你连逻辑都没太懂,第一性原理对你就没有意义。因为没有逻辑的限制,你就可以毫无心理障碍地从A跨越到C,毫不在意很多的中间推理,这样的第一性原理  ,对你有什么意义?

所以寻找第一性原理的过程,可以先化繁为简,哪怕从一个方法论开始都足够好。

不要成为妄人

现在市面上的知识产品很多,但是我不希望混沌大学的同学成为“新名词”的妄人。

这些妄人是什么样的呢?听了很多新名词,就以为真正懂了这些理论;听了很多金句,转到朋友圈,就以为真正了解了这个知识。

这件事非常可怕,用这种自圆其说的方式来包装和炫耀自己,对你来说没有任何价值。你的时间和能力,应该放在多学习和练习思维模型上,哪怕两三个也足够。

切记,如果不是真懂的名词,就不要往自己身上套。用新名词自圆其说,反而会遮蔽你继续往下寻找根基。这是在混沌大学的学习中,我极其担心的一点。

大家千万、千万,不要成为新名词的妄人。

天底下没有确定无疑的真理

我每次上完课,都会说,“我说的都是错的”。这是因为我相信天底下没有确定无疑的真理,所以你一定不要不加思辨地用到自己的人生和事业中去。

混沌大学的三个学院,每个学院每年都有50堂课。你会听到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在讲他的理论和方法论。但这些是不是一定对呢?不是的。

请大家千万不要把混沌大学讲的东西当作真理。天底下没有绝对的、普世的、不变的、一定正确的真理。没有!没有!没有!!

如果有人告诉你说,我讲的东西在不同领域,不同行业,不同时间都是对的,那这个人要么是骗子,要么是疯子。

混沌大学只不过呈现了一些思维模型给你,你需要从这里面选择适合你的、你真的懂得了的模型,再继续往前走。

把学到的东西不加思辨地用到自己的人生和事业上,反而会害了你,也违反了混沌大学的初衷。

当我说“我讲的都是错的”时,那不是一句玩笑,而是一所讲思辨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学校,所坚守的一种态度。

3.webp.jpg

李善友教授为优秀答辩生颁发证书。

3

提高创新思维的三个步骤

最后,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,如何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。

第一步,把工作抽象化、模型化。

一家公司的创始人,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公司的工作抽象化。

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信息越来越多,如果你对每一条信息都进行辨识再决策,你的精力是不够的。

所以我们必须用一个内在的模型,把外在的信息简化,这就有助于帮助你在短期内,对过去的事情进行解释,并帮助你对未来进行预测。

这就是模型的重要之处:变化越快,就越应该把工作抽象化和模型化。这就是我们说的“最小作用力”,求存不求真。

这时你会逼问自己,这个模型是不是百分之百代表外在信息?不可能。这是对外在信息的简化和扭曲化。但是它大大节约了你的精力,可以帮你去对过去进行解释,对未来进行预测,这就够了。

绝大部分人,都是在具象中决策,利用过去的经验、周围人的做法来驱动自己做决策。而如果你善于把自己的工作、人生抽象化和模型化,你会发现你比周围90%的人更有效率

抽象化,并不需要特别复杂的方法论,归纳法就好了。因为抽象出的模型(具象一些的模型也可能对你更加有效),其实相当于一个工具箱,可以指导你和你的团队闭着眼睛去用。

这一期创业营的一位同学在自己的公司里成立了一个“抽象与原则化部门”,这个部门的工作就是把其他部门的工作抽象化和模块化,他说其实这一切都是算法。

这是思维的第一步。但却是你一生永远要学会用的工具。过去大家新年都对未来作出预测,但我希望你能加一个习惯,最长隔一年时间,在新年的时候把过去的认知抽象化、模型化一下。

第二步,学习重要学科的基本原理。

只有抽象化是不够的,因为一个人的时空毕竟有限,从有限的时空里归纳出的模型维度不够宽,也很浅,这时候你就需要第二步:

通过跨学科的阅读,学习重要学科的基本原理,建立多元思维模型。

这是混沌大学创新院的基本教学理念。因为如果只在商业里考虑商业,你的视野会很狭窄,对于你预测未来不够有效,而那些基础学科足够深、足够宽,因此对你的工作来说,足够有效。

明年混沌大学创新院会着重做物理学、生物学、复杂性科学、哲学、心理学以及人文美学这六门学科,每个学科中都会有一些思维模型。

这些模型已经非常根基了,你可以放心地在你的工作和人生中使用,这比你此前从有限的经验里提炼出来的思维模型,力量强大得多。

但这个步骤比第一个步骤难很多。这需要你阅读,而且必须精读,从书里找到这个思维模型。听课,其实只是有人为你开了个门,你想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,一定要阅读经典,才有可能把这个思维模型转化成你自己的。

我给各位立一个纪律,如果你提任何“大词”(比如熵增定律、耗散结构)之前,没有精读过两三本关于这个定律的书籍,这个词根本不可能成为你的思维模型。

如果你使用了这样的词汇,这叫自圆其说,是炫技,是妄人。有些同学说递弱代偿是我的第一性原理,但自己根本没有读过《物演通论》,我只能说,你并没有资格用这个理论作为你的第一性原理。

这些重要学科的重要道理,是用来武装你的大脑,把你的理性思考内置化、模块化,这才是让人生真正实现认知升级的过程中,没有办法替代的一件事情。

第三步,将跨学科的思维模型与自己的思维模型建立联系。

只有第二步,仍然不够。我经常会挑战自己:如果混沌大学认为思考的方式比思考的内容更重要,可我只把这个思维模型这个知识告诉你,你就具备了这个思维能力了吗?

不能。

如果你把思维模型当知识去学,把这个名词倒背如流,这对你思维能力的帮助仍然有限。

所以最重要的是第三步:把跨学科的思维模型以及你工作生活中的思维模型联系起来。这件事情非常奇妙,听起来很简单,但非常非常重要。

大概20世纪初,有一种叫做联结主义的学习理论兴起了。这个理论提到人类认知的一个大问题——知识具有领域依赖性。你在A领域学到的东西,到B领域换个名词换个环境,你就不知道它是什么了。

那如何学习呢?A领域识别了模型A,到B领域,见到了模型B,你会发现,这两个模型有相似的地方,甚至本质上都是一样的。

这时候,你就更容易学习模型B。更奇妙的是,这时候你反而更加理解了模型A,并且在你的脑子当中,把模型A和模型B这两个相似的模型建立了联结。

如果你继续在C、D领域发现这个模型,你就会不停地去识别这个模型,用你的语言去解读这个模型。认知科学家发现,在大脑中这些模型联结在一起之后,思维能力才会提高。

这是什么意思?这意味着,读书读到最后,一定要学习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似性。不同学科的词不一样、具体的背景不一样,但你有足够功底时,会发现阅读的越多,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就越多。

这时候才是“大道至简”来临的时刻。用你自己的方式,把他们联结起来,他们就会改变你的大脑,形成属于你的思维方式。

所以第三步是最为重要的事情。芒格就是这样的人。巴菲特说芒格是全世界最快识别商业模式的人,60秒就能够把一个商业模式提炼出来。这就是芒格经过一生的训练,形成的提炼相似性的能力。

怎么找到思维模型之间的联结呢?有这么几种方式:

一种叫做“格栅理论”。

这源自于芒格,他把不同学科的理论想象成不同的格栅,两个格栅的链接可以看成学科之间的交叉部分。思考的时候是把不确定的因素用格栅思维排列,找到行得通的办法。但我觉得这个有点过于具象了,过于板板整整了,不容易扩展。

比格栅理论更好的思维方式,叫做拼图模型

这源自于《世界观》这本书。在这本书里,作者把世界观分成了最核心的世界观、中等重要的世界观、边缘化的世界观。越在中心越核心,越在边缘越没有那么核心,但它们之间一定要相互连接,形成了一个拼图。

比拼图模型更好、更动态的方式,就是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模型。

它默认学习就是网络,每一个思维模型都是网络中的节点,两个模型之间有相似性,你就在中间画一条线。这个模型被联系的次数越多,它周围的线路就越密集,这个节点就越来越大,这样你就会慢慢识别出来,什么才是对你最重要的思维模型,以及思维模型和思维模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。

一个人的思维模型是动态进化的,有些思维模型是有效的,有些思维模型慢慢就会变得无效。这就像芒格所说的,如果这一年没有淘汰掉一个我最喜欢的思维模型,这一年我就没有进步

思维模型本身也存在自然选择,符合进化论,有的好,你加强正反馈,有的不好,就慢慢被你边缘化了。

如果你是用成长和进化的方式来看待自己,不停挑战和调换你的思维模型,那最终将反馈到你的进步速度上。

这是我给各位未来的学习提出的三个建议,只要你愿意,混沌大学愿意陪伴你前行。

4.webp.jpg

混沌大学不设围墙,也并不安定,只要你愿意不断进化,在这里学习,我们就愿意邀请好老师,设计好的学习方式,让混沌大学的同学获得思维模型。

我们愿意陪着各位,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时代里,提炼出一些确定性的、可习得的思维模型。

而混沌大学的意义,完全存在于能够帮助各位的成功,我们前行的力量,也在于大家努力往前走。

最后,我还是代表混沌大学,感谢在坐所有的各位,谢谢大家!

5.webp.jpg

打印本页 | 关闭窗口
  • 微信关注我

  • 微博关注我